之前,张医生曾经和朋友们说过,人体内大多数的胆固醇都是由肝脏合成的,只有20%左右的胆固醇是来自于食物。这个答案肯定是正确的,但这个答案却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:既然大多数胆固醇都来自体内合成,那我们还有必要控制食物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吗?今天,咱们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。
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,膳食中胆固醇的来源包括肉类、鸡蛋、动物内脏和大脑等。其实,关于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,与心血管病及死亡之间是不是有关系,目前,仍然是争论不休的。很多医生都认为,只要不过度摄入,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没有太大影响的。
但这个结论有点和稀泥,到底什么样的摄入水平,算是过度摄入呢?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朋友,一日三餐,大吃大喝,一查血化验,却什么样的问题都没有。这也涉及到个体差异的问题。正因如此,这样的一个问题成了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的难题。
即使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达到768mg,也未发现胆固醇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有关
。但这并不代表胆固醇的摄入可以毫无节制,具有慢性病和血脂高的成年人仍需注意。熟悉张医生的朋友都知道,张医生正常情况下不会用单一一篇研究结论去验证自己的观点。
在此之后的干预研究及荟萃分析结果却提示:高胆固醇摄入可导致血总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,而二者升高,势必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,导致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。也就是说,只要您不属于天赋异禀的人群,这个胆固醇摄入啊,该限制还得限制。
但让人感到担心的是,20多年来,我国居民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上升34%,目前成人平均每天的摄入量已达266.3mg,与美国相当,且其中大约有1/3的居民,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已超越既往推荐的 300mg的上限。
张医生都说了,任何引发血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因素都会提升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,由此可见,所有朋友都必须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胆固醇摄入量,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在安全范围内,似乎还可以放纵一点,一旦超标了,就必须严控。在所有的食物中,朋友们最担心的,恐怕就是鸡蛋了。
不知道从何时起,鸡蛋成了一种高胆固醇的食品,尽管很多医生都在大力推广这种食物,但朋友们,特别是老年朋友们仍然会因为胆固醇问题,放弃食用这种食品。下面我们就来尝试打破这个误区看看。
要想弄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,我们应该先搞清楚1枚鸡蛋的营养价值有多大。每只鸡蛋平均重约50克,大概一两左右,蛋壳占全蛋重的10%,蛋清和蛋黄分别占鸡蛋可食用部分的57%和32%蛋类含蛋白质约为12.8%,鸡蛋内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,而且氨基酸组成模式与合成人体组织蛋白所需的模式相近,容易消化吸收,其生物学价值为95,
在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状况时,通常以鸡蛋蛋白作为参考,蛋类含糖较少,蛋清中主要是甘露糖和半乳糖,一般和蛋白相结合,蛋黄中主要为葡萄糖,大部分以卵磷脂蛋白结合形式存在。
最后,再说脂肪,蛋类的脂肪大多分布在在蛋黄内,呈乳酸状,大部分为中性脂肪,还有一定量的卵磷脂和胆固醇,脂肪分散成细小颗粒,故容易消化吸收。铁、磷、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多集中在蛋黄内,由此可见,蛋黄比蛋清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。
注意了,敲黑板了,问题的关键来了,1枚50g的鸡蛋,大概含有290mg的胆固醇,这么一看确实不少,但是,朋友们要知道,只要每天我们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mg,就是安全的。所以,关于鸡蛋摄入,2019年美国心脏协会建议,在当前健康膳食模式下,普通人每日食用1个鸡蛋或等量胆固醇,是绝对没问题的。
素食主义者如无其他胆固醇来源,可适当增加奶制品及蛋摄入量;高脂血症的朋友,尤其是 2 型糖尿病或心力衰竭高风险人群,摄食高胆固醇食物需谨慎;非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鸡蛋摄入,也别超过每日2个。
聊到这里,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想过没有,胆固醇摄入的过多,危害健康,摄入的过少,对健康有没有危害呢?大家都知道,胆固醇具备极其重大的生理功能,但因其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,而且人体自身也能合成,所以一般不存在胆固醇缺乏的问题。
最后,聊一下烹饪方法,张医生曾经说过,任何不提摄入量和烹饪方式的营养宣教,都是耍流氓。但对于鸡蛋来说,一般烹饪加工方法,如煮蛋、油煎、油炒、蒸蛋等,除维生素B1会有少量损失外,对其他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。
更为重要的是,烹饪过程中加热不仅有杀菌作用,而且具有提高其消化吸收的作用,此外,生蛋清中存在的抗生素和抗胰蛋白酶,一经加热后会被破坏,蛋白质的消化、吸收和利用更完全,因此,张医生是不建议生吃鲜蛋的。
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,如果您还有别的的意见,欢迎在留言区讨论,张医生会根据您的留言去规划自己以后的作品,让我们大家一起打造一个干净、有担当、慢慢的提升的健康科普平台。让我们下次再见